近日,马斯克发表推文表示:利用三星的安卓手机完成了直接跟卫星通信数据下载达到17Mbps的新纪录,重点是手机为未经过修改的普通存量手机。这意味着用户不仅能够流畅地在线观看高清电影,还能进行实时视频通话、分享短视频内容,从而在地球上最偏远的角落也能享受到稳定的互联网服务。
配图显示,传输数据速率实际上是达到16.9Mbps,并且测试中的丢包率高达15%。可见,由于当前星链卫星系统还没有完全部署,数据传输稳定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不过,随着星链卫星数量的增加,速度和稳定性都会有所提升。
根据测试发布的时间,技术大神找到了该测试的卫星位置,卫星还在367km的轨道高度,还没有升轨至550km的预定轨道,最近Starlink在向FCC申请GEN2星座降低轨道,就在300-400km之间,轨道越低,越有利于提升速率,对卫星天线尺寸要求越小,空间段建设难度越小。
手机卫星直连跨越三阶段 助力消费级卫星通信普及
对于卫星移动通信技术,手机直连卫星将是未来五至十年内最重要的应用规模拓展场景。基于地面蜂窝网络庞大的用户规模,消费级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是快速实现商业闭环、产业生态成熟和技术持续演进动力的关键。
在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发展进程上,其发展路线可分为三个阶段:
手机直连技术演进路线示意
第一阶段:定制化手机直连卫星。
一般由卫星运营商、手机厂家、芯片厂商、卫星地面段等共同合作研发,共享卫星频谱,以定制双模手机实现手机直连卫星。
第二阶段:基于3GPP体制的存量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及过渡版协议剪裁5G NTN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
(1)基于3GPP体制的存量手机直连路线。目前由国外新兴低轨卫星公司主导,通过与移动蜂窝网运营商合作,共享地面蜂窝网络频谱资源,以低轨卫星转发地面蜂窝网信号(或基站上卫星),支持存量手机直连卫星,Starlink、AST等公司在该路线上计划建设星座系统。该路线主要解决地广人稀场景下的广覆盖或孤岛覆盖。 (2)协议剪裁的定制版5G NTN手机直连卫星路线。国内由于大型相控阵天线技术、地面蜂窝共享频率等问题的限制,选择走该路线。5G NTN是3GPP国际标准组织主导,由全球移动通信设备商、运营商、芯片商、终端厂商、卫星运营商等共同参与制定的非地面网技术体制,目标是星地网络一体化,又分为窄带IoT NTN和宽带NR NTN。近两年,国内外基于IoT NTN技术的芯片、终端模组、网络设备等产业各方有一定进展,初步完成功能性测试。
第三阶段:基于5G NTN体制的星地融合手机直连卫星技术。
由于存量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终将面临星地网络间位置管理、切换管理、共享地面 4/5G网络频率的跨国协调难度高等问题,而协议剪裁的定制版5G NTN直连卫星路线在国内卫星大型相控阵技术成熟、跨国频率协调取得成效后,也将最终演进宽带版的5G NTN手机直连卫星技术路线。直至此时,星地无感漫游,消费级终端才能降低对天线、功放、技术体制的要求。
各方持续加码卫星通信 手机卫星直连率先变为现实
卫星互联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2024年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期。手机直连卫星让普通消费级的智能手机也可以直接接入卫星通信网络,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手机制造商、移动运营商等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正在加速布局。
移动运营商
中国电信于近期发布了手机直连卫星能力。中国电信于2023年全球首发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实现了大众消费类手机直连卫星双向语音通话和短信收发通信服务。未来,中国电信将逐步构建“宽窄带结合、高低轨协同、空天地一体全球覆盖网络”,打造随时、随地、随需的智能化通信服务,并着力推进天通国际运营,助力构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能力升级。
中国移动以5G非地面网络技术为核心,融合传统卫星通信和地面移动通信的双重优势,完成5G手机直连卫星验证,实现搭载中国移动星载基站和核心网设备的两颗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发射入轨。另外,中国移动还启动了总预算达1.4亿元的超级基站卫星网升级工程项目招标工作。“超级基站”是中国移动旗下用于灾害救援的专有设备,该基站作为中介连接地面终端和卫星,充当地面基站受灾失效时的关键救援角色。
中国联通早在2020年就面向政企人员发布了“沃星空”“沃星陆”“沃星海”三大品牌业务,旨在为用户提供覆盖全时域、“空天地海”一体化的卫星互联网接入服务。2021年,中国联通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低轨道宽带卫星系统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手机制造商
卫星通信正在被普及到每一台智能手机当中,如今华为、荣耀、OPPO、小米、vivo五大国产厂商全面拥抱卫星通信,按照行业大趋势,卫星通信或成为后续各家旗舰机标配。
写在最后
随着卫星通话业务进入公众市场,卫星通信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当下,除了手机直连卫星成为了卫星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借助卫星通信发展物联网应用也是行业追逐的方向,卫星物联网越来越多地进入了那些最初可能因成本问题而对这一概念犹豫不决的行业的范围内。